百色市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
評選結果公示
百色市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工作遵循公平、公正的原則,嚴格按照規定程序,評選出65項獲獎成果。根據《百色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選辦法》和第六次評獎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,現將《壯族麼經布洛陀遺本影印譯注(上、中、下卷)》(作者:黃明標等)等獲獎作品予以公示。如有異議,請在7天內以書面或電話形式向市評選委員會辦公室實名反映。來信來函請寄:百色市右江區文體巷16號市社科聯辦公室。郵編:533000,聯系電話:2822559,2855456(傳真)。
百色市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
優秀成果獎評選委員會
2018年1月2日
百色市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名單
一、著作類成果(6項)
作品名稱/作者(下同)
一等獎(1項)
壯族麼經布洛陀遺本影印譯注(上、中、下卷)/黃明標 楊蘭桂
二等獎(1項)
西部民歌文化資源產業化研究——以廣西為例/馬樹春
三等獎(2項)
桂西高山漢話研究/呂嵩崧
新三醫聯動模式——全面深化醫改的戰略選擇/趙 云
優秀獎(2項)
跨越中的邊界:中越跨境民族文學比較研究/黃 玲
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研究——以制度分析為視角/趙 云
二、論文類成果(49項)
作品名稱/作者(下同)
一等獎(3項)
滇桂黔石漠化片區貧困農民可持續生計優化策略探究/黃啟學 凌經球
廣西資源富集區資源配置利用效率評估及優化建議——以桂西資源富集區百色鋁土礦為例/劉承智
認知隱喻視閾下壯泰諺語比較研究系列論文/陽亞妮
二等獎(10項)
城鎮化進程中壯族鄉村社會結構的變遷與治理思路/蔣 平
促進廣西鋁產業二次創業稅收政策研究——以百色鋁產業為例/
黃榮國 農正權 李 玲
田東縣農村土地流轉問題研究/曠紅梅
廣西曲藝地理分區及其旅游保護性開發/呂曼秋
以偏看全:緩刑的量刑規范化檢視——以桂、滇、黔三省(區)結合部盜竊案件審理為視角/潘冠霖
大學生創業認知及其影響因素實證研究——以4所高校為例/黃東升
依生之美:少數民族典籍翻譯的審美范式——以廣西壯族嘹歌英譯為例/周艷鮮
西部少數民族曲藝文化傳播的調查研究——以廣西為例/黃鴻業
美麗中國視閾下的西部農業發展研究——以左右江革命老區為例/張澤豐
信用體系與農戶融資約束關系分析——基于演化博弈分析和經驗論證/李善民
三等獎(15項)
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供給分析——基于激勵約束機制的分析框架/李善民
農民自我減貧與政府減貧的銜接機制探究——從強化市場機制的功能著力/吳 敏
政府危機公關中的民間抗爭性話語傳播機制——對“百色助學網性侵”和“馬山騙領扶貧款”事件微博話語的考察/黃鴻業
重大水資源開發失地移民后期扶持問題調查研究——滇黔桂鄰邊民族地區水電工程為例/周叮波
從農業諺語看壯泰民族的傳統農耕文化/周艷鮮
從傳統到現代:壯族民歌文化可持續發展的三重轉型——以廣西靖西市為例/蔣明偉
城市化背景下保護壯族鄉村文化的對策研究/胡優玄 劉武軍
滇黔桂邊民族地區重大水資源開發移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研究/
鐘紅艷
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廣西農業發展思考/王文亮
蘇轍散文以“水”為喻及與蘇軾同類文之比較和意義/張國榮
廣西種植業結構效率分析——基于隨機前沿分析(SFA)方法/戴 俊
蘇軾“以詩為詞”之動因、標志及詞史意義/張國榮
廣西邊遠民族地區綠色城鎮發展路徑研究——以百色市為例/張澤豐 龍騰飛
百色革命老區區域性稅收政策研究/黃榮國 農正權等
農村改革視野下土地產權制度的構建——基于全國農村產權交易田東試點的思考/黃勝章
優秀獎(21項)
凌云縣茶旅產業互動融合發展研究/李英策
論鄧小平的政黨責任思想/賈 嵐 胡耀南
紅色記憶與鞏固中國共產黨執政基礎研究/梁銀湘
中越跨境民族京族的遷徙史歌及家園意識/黃 玲
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價格體系的理論構建與實踐甄別/易忠君
鮮為人知的戰時桂越國際交通運輸線/韓繼偉
廣西農村“村賬鎮管”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化途徑研究——以百色鎮為例/陳 麗
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范式:從理論批判到社會批判/蔣明偉
英國《醫學倫理學雜志》研究前沿與演化路徑探析/趙玉鵬 袁其微
對《麼經布洛陀》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探討/潘敏文
試論布洛陀的神格——駱越始祖與至上王/黃明標
壯劇文化詞及其英譯對策研究/周秀苗
百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認識價值——基于信仰風俗禁忌的視角/李 萍
基于區域主體功能區劃的中越邊境地區發展/呂曼秋
教師自主發展的訴求與策略——基于民族地區遠程開放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/覃鳳梅
民族地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背景下的土地流轉問題研究——基于廣西視角/易忠君
小微企業社會責任缺失原因及對策——基于產品視角的訪談數據扎根分析/高超民等
雙鄉糾葛與文化省思:馬華女留學生“散寓”論/潘頌漢
民族地區環境資源保護立法的選擇路徑——以隆林各族自治縣為例/農日吉
高校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能力路徑研究/李容容
廣西城鎮化進程中“城中村”村級財務管理現狀的調查研究——以東合村為個案/陳 麗
三、調研報告及其他類成果(10項)
作品名稱/作者(下同)
一等獎(2項)
百色市中醫藥產業策劃/唐乾利等
廣西左江、右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至漢代考古遺存研究/黃 鑫等
二等獎(2項)
經濟新常態下百色產業轉型升級對策研究/曠紅梅
百色市實體經濟降成本的途徑與策略研究/王耀光等
三等獎(3項)
百色市加快信息化發展研究/莫秀美
百色市扶貧攻堅實踐與反貧困路徑研究/黃文論
百色起義紅色文化遺產立體化開發路徑與對策研究/馬樹春 黃明嫚
優秀獎(3項)
新時期邊境地區普法教育工作研究——以廣西百色市為例/羅敏 等
樂業縣特色旅游發展思路及對策研究/黃艷鳳
關于抓好農村“兩權”改革工作 助推農民精準脫貧奔小康的思考/田陽縣社科聯